
顯微鏡分類—電子顯微鏡
來源:本站 閱讀量:130 時間:2021-11-08 10:43:16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英文名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EM),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電子顯微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F在電子顯微鏡*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可分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電子數碼顯微鏡等。
分類:
1、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縮寫TEM),簡稱透射電鏡,是把經加速和聚集的電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樣品上,電子與樣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變方向,從而產生立體角散射。散射角的大小與樣品的密度、厚度相關,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影像將在放大、聚焦后在成像器件(如熒光屏、膠片、以及感光耦合組件)上顯示出來。
透射電鏡的分辨率為0.1~0.2nm,放大倍數為幾萬~幾十萬倍。由于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
TEM在中和物理學和生物學相關的許多科學領域都是重要的分析方法,如癌癥研究、病毒學、材料科學、以及納米技術、半導體研究等等。
上一篇:顯微鏡分類—偏光顯微鏡倒置顯微鏡
上一篇:顯微鏡日常故障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