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相研磨和拋光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
來源:本站 閱讀量:73 時間:2022-03-04 16:42:53
在整個研磨和拋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和偽影,其中一個錯誤可能會篡改最終分析結果。
在處理易碎零件時,拉出件是一種常見的工件類型。如果在切割或安裝時沒有鑄造出拔出物,這通常是過度研磨或拋光的結果,可以通過在所有研磨和拋光步驟中使用同步旋轉來避免,除了**的拋光步驟,并確保拋光布在使用比較柔軟。
在鑄鐵、部件、涂層和復合材料中可能會發現脫出,盡管這些可能被錯誤地識別為材料中的空腔。
當壓力過高或在使用非常硬的磨料(例如金剛石)制備非常軟的材料時,可能會出現外來夾雜物。這會導致磨料顆粒嵌入樣品表面——在處理具有軟相和硬相成分的復合材料時,或者在一塊拋光布上處理具有不同硬度的材料時,這是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
可以采取許多步驟來幫助避免異物夾雜物,包括在一塊拋光布上使用類似的材料、為樣品材料選擇最合適的磨料或將拋光布存放在無塵環境中。
當具有不同相的材料長時間拋光時,往往會出現浮雕。因此,較硬的階段將比較軟的階段更突出。這種偽影通常是過度拋光的結果,可以通過使用具有硬質載體的研磨盤使樣品盡可能平坦,從而將其最小化。準備時間應保持在最短,尤其是在**的步驟中。還建議使用彈性較低的拋光布。
在手動制備過程中,軟基體中的非金屬夾雜物、孔隙和硬質相在一個研磨和拋光方向保持不變,*會發現彗尾。彗尾在處理大樣本材料時是一個問題,但可以通過以沒有**方向的方式移動樣本來避免。
樣品表面的變色或污漬可能是由于清潔不充分而殘留的懸浮液、水或乙醇留下的干燥痕跡造成的。這個問題并不嚴重,可以通過正確識別污漬并應用額外的清潔步驟輕松解決。
當對易腐蝕樣品使用水基制備方法或樣品干燥速度不夠快時,可能會發生樣品腐蝕。建議使用酒精或油基方法制備極易腐蝕的樣品。
在處理具有不同硬度的組件時,例如復合材料或嵌入較軟樹脂中的硬質材料,圓角是一個問題。這導致軟材料比硬材料被更快地去除。邊緣倒圓有效地導致了兩個級別的樣本,在材料被倒圓的界面處發生了過渡。在這些地區進行調查非常具有挑戰性。
邊緣圓角是由使用具有軟彈性基底的金相研磨和拋光介質引起的,因此使用具有硬基底的研磨和拋光盤進行預拋光可以幫助**限度地減少或避免這個問題。**的拋光步驟應盡可能短。
當樣品未適當拋光時,可能會發現劃痕。劃痕出現在之前的研磨步驟之一的復合材料中,當一個組件被很好地拋光但另一個組件由于其不同的硬度而顯示劃痕時。如果樣品處理不當,也可能會出現劃痕。
新材料的初始準備通常涉及一定程度的反復試驗。操作員將在整個過程中識別工件并確定其原因。為了簡化這一過程,重要的是在每個單獨的制備步驟后用顯微鏡檢查樣品。這使操作員可以確定是哪個步驟導致了問題。